郑晓龙谈肖战新剧表现,演技获赞,藏海传能否成爆款
添加时间:2025-05-16 21:21:31 标签:
《藏海传》还没播就火了?肖战这回能靠“眼神杀”翻身吗?
现在电视剧没开播就预定爆款的,真不在少数。这《藏海传》就是其中一个,预约人数都破600万了,还上了央八的“户口”,听起来就俩字——靠谱。
导演是郑晓龙,那可是“国剧教父”级别的人物,上一部古装剧还是十年前的《芈月传》。场景砸了4000多平米,特效是《流浪地球》那帮人做的,就这架势,想不让人期待都难。
话说回来,这剧最大的看点,还得是肖战演的男主角。
告别“杰克苏”,这次玩点不一样的?
现在古装剧,动不动就是“龙傲天”剧情,主角光环亮瞎眼。《藏海传》偏偏不走寻常路,男主角藏海,不是什么“天选之子”,也不是只会复仇的冷血机器。
说白了,他首先是个活生生的人,然后才是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复仇者。
剧里花了笔墨去描绘藏海的童年,还有他学那些堪舆、纵横之术的青年时代。先把这人给立起来,有了情感基础,后面的复仇才更有说服力。
这也就意味着,肖战得演出角色不同阶段的状态。
比如,年轻时候,他跟师傅勾肩搭背,歪着头,眼神里带着点小得意,活脱脱一个炫耀成果的臭小子。
可开始复仇之后,藏海就变了,喜怒不形于色,心思藏得比谁都深。
这个阶段,肖战的“眼神戏”就成了关键。
你看他一边喝茶,一边竖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,眼神里全是警惕。
还有那个骤然抬头的镜头,眉毛一皱,目光里带着杀气。
能用微表情来表达情绪,还能“变速”抬头,把人物的气场一下子就给撑起来。
肖战这次,在眼神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这角色最难演的地方,就在于“暗藏机锋”。表面上云淡风轻,心里却憋着一股劲儿,想替亲人报仇雪恨。
雪地里那场哭戏,就把这种感觉给演绝了。
藏海在雪地里跌跌撞撞,抬头那一瞬间,眼眶通红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想哭又不敢哭,那种克制到极致的悲伤,那种隐忍到颤抖的悲愤,全在眼神里了。
没有一句台词,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动作,就靠着肖战的演技,加上漫天飞雪的场景,愣是营造出了一种化不开的悲痛,平静中带着挣扎。
比起用力过猛的表演,这种“做减法”的方式,反而更有力量。
藏海不是那种脸谱化的“美强惨”,他的强大,恰恰来自于他骨子里的悲凉。
够专注,才能演出“人味儿”
藏海这角色,不是个完美的人。他不可能永远都算无遗策,他有情感上的牵绊,也有“恶”的一面,而这种“恶”,很大程度上是被他内心的仇恨给占据了。
肖战对藏海心理状态的把握,体现在一些细节里。
比如,他双手用力,像是要把仇人的脖子给掐断,眼神里带着狠劲儿,又带着一丝兴奋,像是看着猎物一样,恨不得把对方生吞活剥,脸部肌肉紧绷,嘴角却微微上扬,露出一个胜利者的微笑。
这一刻的藏海,锋芒毕露,肖战把那种狠、恨、喜交织的复杂心理,以及毫不掩饰的野心,都给演出来了。
能把角色吃透,并且精准地演绎出来,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揣摩。
导演郑晓龙在采访里也说了,肖战为了这部戏,下了很大的功夫,演得也非常好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好的体验。
当被问到肖战在剧中的突破时,导演更是直言:“他在演技上有一个提高。”
这话听着简单,但分量可不轻。
能把心思放在表演上,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,沉淀下来,才能真正地塑造好一个角色。
从肖战以前演的角色里,也能看出来,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演员,他会加入自己的理解。
拍《梦中的那片海》的时候,肖战演的肖春生在战场上受了伤,只能坐轮椅,被人抬上火车。
肖战就给这个人物加了一个小细节:他觉得肖春生就算受伤了,也不想给别人添麻烦。
被抬起来的时候,他下意识地挣扎了一下,伸手去抓车门的栏杆。
就这么一个小动作,就把角色骨子里的倔强和骄傲给展现出来了。
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,往往就是在剧本之外,在拍摄的过程中碰撞出来的火花。能加入自己的理解,恰恰证明了他的投入。
结语
《藏海传》里的藏海,跟肖战以前演的古装角色很不一样。《陈情令》里的魏无羡是少年意气,热血难凉;《玉骨遥》里的时影是胸怀天下,悲悯苍生。
而藏海,则是在人世间摸爬滚打,挣扎着向上,成为自己命运的掌控者,一个看透了世态炎凉,却依然坚定地想要创造一片新天地的人。
这样的角色,需要演员有一定的阅历,才能真正地体会角色的经历。33岁的肖战,或许真的是藏海最合适的人选。